龙8long8,德昌裕王铭源:50年塑胶包装经验传承 包装风云人物系列③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7-19

  王铭源,UDN德昌裕创始人,曾任永裕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股1323)总经理,2002年着手创立UDN,原友德塑胶(深圳)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深圳德昌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多年来,王铭源作为技术领头羊,一直领导着企业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创新,钻研前沿材料科学在领域内的应用,带领企业从创业公司走向高新技术企业。

  王铭源于1948年在出生,彼时他的父亲在制盐总厂当出纳,因此从小算是生长在公务员家庭。大学就读于成功大学的冶金及材料科学系。1964年,他的父亲从制盐总厂退休后,和兄弟一起创立了永裕塑胶。

  毕业后,他进入父亲的塑胶厂工作,入职永裕时的职位是助理工程师,所有事情从基层做起。因为是公司里唯一拥有本科学历的技术人员,所以只要在技术上、生产上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要凭自己能力,想办法解决。也正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他得到了很多的学习机会和磨练。

  彼时的刚开始引入大量外商品牌的投资,很多化妆品品牌迫切需要高档的包装容器,那时主要有资生堂、佳丽宝、花王等日本品牌接洽,让当时的永裕有了第二增长曲线。

  在跟国际品牌合作过程中,王铭源跟随着很多行业资深技术人员,学习了包括企业合规要求、生产管理、技术问题的攻克、供应链管理等宝贵经验,也是这两家公司教会了他怎么样去做好产品,制作出能让品牌使用的包装瓶。

  打开这个产品线后,他们又陆续与宝洁、联合利华、强生等公司合作。为了不断提升公司的专业程度,生产出更优质的包装容器,王铭源听取品牌方给出的建议,从欧洲引进更高效专业的设备,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拜访欧洲软管生产设备方的亚洲人。

  王铭源从工作中深刻学习到,生产设备的好坏,对于能否制造出高品质产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年这行业的制造设备价格昂贵,每一次采购的选择都需要谨慎判断,因此对于他来说,对于设备的选择,他不愿将就。

  他回忆起当时去看意向采购的生产设备,他不会从展会上去看“表演型”的设备和展示间里摆放的“花架子”,因为在展示的时间点,设备都会被刻意美化和放大功能。所以当时他们会提出到设备生产商所供应的客户工厂现场去,实地查看机器生产的过程,包括准备流程和换线时的工作,以确保公司购入的设备,是真正能为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和收益的。

  王铭源提到,自己很幸运当时认识一位机械厂的好朋友,能够给他最真实的内部人的信息和行业内的门道。有些设备厂商是不断进行开发升级,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良品,而有一些看似运作良好的设备,其实是制造方让员工彻夜调试,只为了在展示时生产出来的是良品。如果没有了解到背后的内幕,很难真正地分辨出设备性能的高低。了解到这点,也让他更加坚定地选择花大成本采购优质设备的决心。

  “有一次我和2位同事去参加展会,想要采购一个大型的吹瓶机,为期5天的展会,但我和同事每天都早早到达展会现场,去学习和观察机器怎么运作,有时候甚至跟参展商技术人员一起开机,同时也收集一些设备生产出来的样品,这样可以最直观看到设备的稳定性,帮助我们做采购的决策”。

  在一次去日本参观工厂时,王铭源结识了一位行业工程背景的业务员,因为相同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环境,在很多理念上两人都一拍即合,又由于业务合作的关系,两家人逐渐相处成了世交。这位工程师认真细心的处事方式潜移默化中也对他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因此后来在他身上看到的这种专注、刻苦、耐心的工作态度,除了源于他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教育,和到企业后不断通过自己努力克服问题外,也因为他在工作经历中遇到的每一位愿意无私分享自己经验和专业的人。那个年代,惺惺相惜的专业人才,就是能一辈子并肩的伙伴。

  当时的业务模式,是产品都是由客户在国外开发设计,再由永裕制造,客户给出图纸,明确告知工厂去哪一家公司买原料,去哪一家公司买什么样的设备,再找谁定制模具,也就是只负责生产出成品的代工生产。在这每一次对接过程中,王铭源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也在那时候,他第一次萌发了自己开发设计产品的想法。

  回忆入行初期的经历,他对于所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怀抱感恩:“在这个阶段我也遇到了许多我一生中的贵人,他们帮助和教会了我很多,这些都是学校学不到的经验和知识。”

  对客户的项目,王铭源都会尽力去把它做到最好,力求完美。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司生产出优质的包装容器,让客户的产品顺利上市,卖出成绩。说起来轻松,实际上这对于生产商的技术还有专业程度考验不小,他需要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完好的,而高质量的产品也是他回馈客户信任最好的方式。

  随着永裕的壮大和发展,王铭源从入职时的助理工程师,后来成为了分管技术的副总,推动了公司上市后,他也担任了公司的总经理。30年来,王铭源和永裕一起经历过许多大大小小的事,大部分都是快乐和慢慢成就的,但也有一些小遗憾,让他记忆深刻。

  在永裕发展的一路风生水起之时,一开始产品线主要是塑胶瓶,而瓶子的制程比较短,只需要吹塑工艺龙8long8。当时有些日化品牌公司,看到包装的制程简单,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自行生产不对外采购,但本身不是专业的生产工厂,品质管理和管控也不尽完善,不久之后就结束自行生产恢复对外采购。他说,即使是吹瓶这种看似简单的技术,也需要认真对待的态度、专业的经验和知识及严谨执行,这些也都是能产出高品质产品的必要条件。

  回忆起对他影响最大的客户,王铭源说是宝洁公司,当时正遇宝洁刚开始扩展中国市场,所有的容器都是交给他们生产制造的。宝洁采购包装容器试点成功后,也曾经邀请他一起开拓中国市场的这个板块。当时公司高层自知没有足够大的资金做这次的合作,所以决定把公司重组上市,扩大公司规模并提升实力后再进行,但也因此错过了最佳合作时机。

  在担任总经理后第8年,王铭源身体出现问题,让他不得不停止手上的工作,专注于治疗,所幸治疗有了好的结果龙8long8

  2002年,在身体恢复好后,龙8登录50多岁的王铭源和其他退休的朋友看好中国内地的发展和市场趋势,一起来到内地设厂,当时没有很大的启动资本,只能将他们的退休金拿出来投资,就这样,UDN当时的公司主体友德塑胶就诞生了。

  在决定友德的产品种类时,他几乎没有犹豫地选择了软管。这与在永裕主要负责的品类不大相同,永裕主要生产瓶子,其次是软管,还有一些硬壳化妆品容器。因而他接触最多的就是吹瓶,他也曾经主导技术改革,把生产效率提高五成以上。不过在这些包装容器中,他尤其看好短小轻薄、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软管,且当时精益创业,也只能选择使用简化设备就可以进行生产的品类,综合这些因素,他更坚定认为软管是最佳选择。

  在负责上海永裕塑胶的建立时,他感觉到冬天湿冷的天气对于他来说是一大考验,供暖不足加上地面结冰容易摔倒等生产上的安全风险,都让他非常困扰。因此在筹备成立友德时,他有意识地偏向了气候较温暖的城市,经过当时在深圳沙井发展的亲戚推荐,他一眼看中了,气候和温度都和老家台南十分接近的——深圳。

  在友德的创立过程中,除了初建工厂时,也有一些波折,比如对当地法规不了解,当年的信息壁垒很高,招人和培训困难等,但整体来说,王铭源认为一切都非常顺利。

  得益于过去同事的帮助,刚建厂时的设备都由他们和配合过的设备厂进行设计制造,在原料和技术部分,自己也累积了不少基础,因此这些方面都还算顺利,后来和他一起创业的人中,好几个来自四川的亲戚一起,加入到了工厂的初期建设中,就这样组成了最初的骨干团队。

  面对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工厂在接国内订单时却不算顺利,海外订单的突破口也一直没找到。后来有一次机会他到参观同业朋友的工厂时,转折发生了——“当时恰巧碰上美国代理带客户参观这家工厂,需要专业懂技术英文又好的人来帮忙做导览,进行深度的解说,朋友就拜托我去给对方介绍”。也正是这次介绍,这家行业内冉冉上升的贸易公司对王铭源刮目相看,对方立即提出愿意代理UDN的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开拓。就这样双方签订了协议,当时的友德也因此一下打开了美国的市场。

  这家贸易公司原本以销售硬壳包装容器为主,没有软管的业务板块。合作启动后,王铭源专门去教导对方关于软管的知识和销售软管的要点,并且亲身陪同做客户拜访,一一解决和攻克问题。在产品推介的过程中,合作的这家贸易公司充分认识到软管其实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品,后来也从市场上挖掘到专业的软管销售人才,帮助他们真正地打开了软管市场。一时之间,UDN的软管产量供不应求,推动了双方在这个产品线上更多的投入。王铭源回忆道,这是一次彼此成就的精彩合作。

  背负着股东们的期望,也坚守着对软管的热爱,王铭源先生一直全力以赴,终于经过十年的前期投入,公司业绩逐步进入正轨,可惜当年共同创立的兄弟们没有坚守到柳暗花明的这一刻。十年不是一个短周期的事情,王铭源说,支撑他坚定地做下去的原因,是自己真的能够从一个个开发创意产品攻克下来,并拿到专利的过程里,获得了心灵满足和真正的乐趣。因此即使公司的规模不大,但是当生产的好产品可以销往全世界,甚至在美国、欧洲最大牌的美妆集合点货架上看到一支支自己生产出来的软管时,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

  如今友德早已更名为德昌裕,也拥有10000多平方米的生产空间和200多名员工,UDN从创立到现在已足20年。

  “创新产品,美化人生。”这句简单的话,却倾注了创始人建立UDN时的所有期待和情感。从创立时稳扎稳打的工厂,到现已服务过超一万个品牌的高新科技企业,核心团队一直秉持着创立的初心和理念,坚持为客户提供更创新、高品质、轻量化有很好使用体验的包装软管。并且随着技术创新、改革不断提升和迭代产品,让小小的软管可以工艺更优化,流程更简单,材料更环保,体验更完美。

  UDN的成长和发展势能之所以不断上升,除了创新力和把握住全球消费升级的机遇外,离不开王铭源的战略眼光和布局。他一直引领着行业的发展,从20年前开始研究国内外专利法规,申请一项又一项的产品发明专利,到后来在软管结构、设计上的大胆思路最终被市场大量采用的双管设计,再到高价从瑞士购入进口自动化设备,甚至早早地考虑精益生产和连线年前就开始研发环保回收材料在软管上的应用等等。这一系列的创新举动无疑不证明,他对于市场的洞察和研判的准确度和前沿性。可以说行业内很多技术升级和改革都是他亲手推动的。

  现在的UDN,在展会场上或许不是最大的位置,但却可以吸引许多不同国家地区的客户前来围观学习,也许这恰好证明不是因为公司的规模和价格打动客户,而是由于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让我们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和品牌的趋势。UDN也不像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一样高举高打,而是稳步前行。我们看到,现在有越来越多品牌对于创新包装的需求,有越来越多消费者看到了包装所带来的体验附加值,这也是UDN的核心优势所在。

  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稳定,王铭源认为UDN应当继续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在产品的开发上,除了挖掘市场需求,还要重视环保主题。早在2004年,他就主导推出一体管的包装方案,通过独特创新的设计推动行业环保目标和提升用户体验,使得UDN在减塑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此后的每年,UDN都在不断尝试对一体管进行升级改造。直至2022年,UDN已经推出了五代一体管,也实现全管100% PP或PE单一材料的可行性,及整体减塑达55%的突破,使软管更轻盈,回收更容易。

  对于UDN的未来展望,王铭源原话是:“UDN将继续对减塑的探索,不仅美化人生,也要为美化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开发更多市场和环境需求的产品。”

  在包材行业内兢兢业业50年,王铭源一直坚信知识无价。工作之外,每天会花两三个小时阅读,以此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出身的他,非常乐于学习,也很乐于与同行、员工和身边众人分享自己看到的书籍里好的内容和收获。

  “创新”二字每个人也许都有不同的理解,而王铭源先生用他一生的作答。UDN德昌裕从创立时稳扎稳打的包材工厂,到现已服务过超一万个品牌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相信UDN的核心团队也将继续秉持着创立的初心,坚持为客户提供更创新、高品质、轻量化,具备一流使用体验的包装软管,并且随着技术创新、改革不断提升和迭代产品,让小小的软管可以工艺更优化,流程更简单,材料更环保,体验更完美,帮助品牌体现大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短短数十年间,中国就建立了全世界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功勋。中国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包装行业的成就也同样令人赞叹!数十年间,无数中国包装人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国包装大全—人物篇》就是要站在这个历史风口去展示中国包装行业,展示中国包装从业人员的风采,展示中国包装人实现中国梦的卓越实践,让年轻人真正体会和感受到中国的发展,激励年轻人学习我们的前辈,努力实现中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