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long8,《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第987条确立的“重点种类产品强制使用再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8-08

  ,是我国循环经济法治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创新。该条款以法律刚性约束推动资源利用模式转型,既是对全球生态治理趋势的主动回应,也是对国内资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系统性制度设计。以下从制度价值、创新突破、潜在挑战及优化建议四方面展开分析。

  我国再生材料对原生资源的替代率已显著提升。该条款通过法律强制力打破企业惯性,推动“产品—废弃物—再生材料”的闭环循环,预计可使2030年再生材料对战略资源替代率进一步提升。龙8登录特别是在稀土、锂等关键矿产领域,再生材料使用可降低对外依存度有较大下降。

  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研究,全废钢电炉炼钢较传统工艺减排1.6吨CO₂/吨钢龙8long8。若强制汽车、电器领域再生塑料使用比例达20%(类似欧盟标准),仅此一项年减排量可达1.2亿吨CO₂当量,相当于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1%。

  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2024年生效)要求进口产品披露再生材料含量,美国加州设定2030年塑料瓶再生材料占比50%的全球最高标准。该条款通过建立对标机制,可规避每年超300亿美元出口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

  将再生材料使用从政策倡导(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上升为法律义务,形成“法典总则+专项办法”的双层架构。法典确立基本原则(第987条), 专项办法规定具体产品目录(如汽车、电子电器、包装材料等)、比例标准(如塑料制品再生料占比15%-30%)及动态调整机制,龙8登录填补了现行《循环经济促进法》缺乏强制约束力的缺陷。

  草案提出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发展改革部门统筹、工信、生态、市场监管协同),破解“九龙治水”困局。参考上海建筑再生骨料强制使用经验,可构建“生产端配额管理+流通端追溯认证+消费端政府采购”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如要求企业接入全国再生材料数据平台,实施电子标签追踪。

  - 正向激励:对达标企业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如再生塑料企业退税)、绿色信贷倾斜(利率下浮);

  - 反向约束:对未达标企业实施生产限批(如汽车行业新车准入关联再生材料比例)、失信联合惩戒。日本《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的“整改建议—罚款”阶梯式惩戒机制可资借鉴。

  - 地方保护主义:部分地区为保GDP纵容“以罚代管”,需建立中央环保督察与再生材料使用挂钩的考核机制。

  建议参考欧盟每三年修订产品目录的做法,建立“年度评估—中期调整—五年修订”机制。初期可选取家电塑料(15%)、包装材料(强制比例20%)、汽车塑料(15%)、建筑骨料(30%)三类试点,2028年扩展至纺织品等领域龙8long8

  - 建设国家再生材料创新中心:攻关智能分选(如AI视觉识别杂质)、化学再生(如PET解聚提纯)等核心技术;

  主动对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推动再生材料碳足迹核算互认。支持龙头企业参与ISO再生材料标准制定,培育国际认证品牌。

  第987条标志着我国将从“自愿减排”迈向“强制循环”的新阶段,其成功实施需平衡法律刚性约束与市场弹性空间。建议在草案二审中增加“再生材料使用比例与碳配额挂钩”“中小企业过渡期豁免”等条款,同步出台《再生材料促进条例》细化配套措施。唯有通过“法律强制—技术创新—市场激励—社会共治”的系统性变革,方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为全球资源循环提供“中国方案”。

  在迈向“强制循环”的道路上,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精准性与效能离不开科学严谨的标准支撑。目前再生塑料系列国家标准正在稳步推进,2024 年和 2025 年制修订标准清单中,多项与塑料回收再生紧密相连的关键标准正在全力推进。

  这些标准涵盖了塑料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再生塑料质量、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再生塑料成分鉴别等多个核心领域,从产品的前端设计到后端再生利用,全方位为再生塑料的生产、使用等环节提供了更明确、更具操作性的规范指引。

  ✅ 周报:“废塑料新观察”每周日发布,“再生PET新视界”每周一发布,一周聚焦,深度剖析行业热点与趋势!